一流的品牌做标准,南派大清香工艺品质标准的发布,是黄鹤楼酒在清香赛道迈出的一大步。
5月19日,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授牌仪式暨黄鹤楼酒•南派大清香工艺品质标准发布会举行。入选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以南派大清香工艺品质标准为抓手,黄鹤楼酒进一步强化“南楼北汾”的行业地位与标签。
一南一北,黄鹤楼与山西汾酒既定差异又做呼应,前者在重定义品质坐标的同时,也完成寻“清”记的又一章节。
40年寻“清”
1952年,国营武汉酒厂在“老天成”等糟房的基础上建成,这是黄鹤楼酒业的前身。
1984年,“汉汾酒”以古迹为名,易名“黄鹤楼酒”。同年,黄鹤楼酒因品质突出荣获“中国名酒”称号,并于1989年蝉联殊荣,成为名噪一时的中国三大清香型名酒之一。从此,行业就有了“南楼北汾”的说法。
历经浮沉,2016年,古井贡酒与黄鹤楼酒实现战略联合,“重振黄鹤楼名酒,恢复南派大清香”的大战役拉开序幕,黄鹤楼酒从此开始书写新时代的“寻清记”。
“寻清”,既是寻找新的发展路径,也是黄鹤楼人对于荣耀的执着。
2022年,黄鹤楼酒业推出两款战略新品“楼20”、“楼30”,“南派大清香”的东山再起初现峥嵘。
可以说,40年来,实现与汾酒等量齐观、各美“清”美,就是黄鹤楼酒“寻清”的夙愿所在。
▲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
南派大清香工艺品质标准发布会上,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表示: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授牌,以及南派大清香工艺品质标准的正式发布,是对黄鹤楼酒业长期以来坚守传统、创新发展的肯定,更是对黄鹤楼酒业未来传承创新、更上一层楼的期许。同时,这也是对楚酒高质量发展的有力加持。
名酒研究所(ID:MJYJS2024)注意到,就在标准发布前夕,产、学、研等专家通过了“黄鹤楼酒•南派大清香白酒品质特性研究及应用”科技成果的鉴定,为黄鹤楼南派大清香标准的执行与落地做好了支撑。
更上层楼
名酒研究所(ID:MJYJS2024)现场获悉,南派大清香工艺品质标准共有企业标准95项,设置质量监控点655个,明确质量控制参数1563个,这套标准实现了从“一粒粮”到“一滴酒”的全生命周期质量的管控。
可以说,南派大清香工艺品质标准把黄鹤楼酒的酿造生产要求提高到了高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位置,而这也是黄鹤楼酒被宋书玉期望做“南派大清香领头羊”的充要条件。
▲古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梁金辉
古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梁金辉指出:“在现代科技与人文的加持下,黄鹤楼酒不断细化品质管控的‘颗粒度’,发布黄鹤楼酒•南派大清香工艺品质标准和品质管控纲要,将进一步提升黄鹤楼酒的品牌价值,推动黄鹤楼酒酿造技艺的传承和发展。”
他表示,黄鹤楼酒要锚定“清香战略”不动摇,着力通过优化战略布局、培育优势动能、提升品牌文化,实现发展的更上层楼。
梁金辉认为,自2016年以来,黄鹤楼酒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效益,未来要持之以恒的重视产品品质,创新工艺理念,用更好、更优质的产品回馈社会,从而持续增强企业竞争优势,擦亮清香名酒金字招牌,酿造楚酒新高度。
由此可见,黄鹤楼酒无论在品质深度、厚度,还是战略潜力上,都呈现出了极强的张力。而政、产、学、研等多方力量对“南派大清香工艺品质标准”的加持,也是黄鹤楼酒重构清香品质新标杆的有力支撑。
更重要的是,南派大清香工艺品质标准的发布,使黄鹤楼酒得以放大其酒体的肌理,明晰品质细节的表达,对整个清香型白酒的品质升维再添建树。
唤醒记忆
情感连接,是最高级的营销。
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的消费行为三阶段理论指出:消费者的行为成长有三个阶段:量的消费阶段,消费者追求数量的满足;质的消费阶段,消费者开始追求商品品质;情感消费阶段,在与不同品牌功能和品质相接近时,消费者开始关注情感体验。
当前,白酒产业进入存量竞争时代,清香型白酒在增长速度与覆盖广度上,都呈现出了很强的优势。
曾与汾酒齐名的黄鹤楼酒,由此迎来了发展的窗口期。
无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授牌,还是南派大清香工艺品质标准的发布,都是黄鹤楼酒强化与消费者情感连接的重要手段。这种粘性关系的建立,主要着力于唤醒消费者对黄鹤楼酒品质与品牌的重新认知,进而让这一老名酒加速复兴。
正如宋书玉所言,南派大清香工艺品质标准的发布,就是通过独特的南派大清香工艺,强化以黄鹤楼酒非物质文化遗产酿造的美酒具有不可复制、不可替代、不可再生的稀缺性和独特性,通过标准化的方式进行品质的量化和可视化,使消费者可以“看得见、品得到、忘不掉”。
从行业视角来看,这场发布会不仅仅是一场企业酿造内控标准的展示,更是黄鹤楼酒品质优势和酿造技艺的有力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