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市场正在发生不可逆的深刻变化:2024年白酒市场在下降,葡萄酒市场在下降,啤酒市场也有下降,以60后、70后为主体的消费人群正在淡出主流舞台”。
在成都糖酒会结束一周后,3月29日成都莫争空间举行的2025《中国梅与凤凰的对话》酒业主题沙龙上,与会行业人士发出了上述言论。
从2016年中国白酒产量冲上巅峰,到2024年产量缩水近70%,年轻人看到白酒嫌老套,60、70后想喝却不敢多喝,白酒这碗曾经的“富贵汤”,到底被谁掀了锅?但与此同时,数据表明,新酒饮的市场份额却在明显上升,其中果酒类上升最快的是梅酒。
近30位行业智库专家、意见领袖、酒庄负责人、品牌主理人、大渠道负责人参与了本次沙龙,聚焦探讨2025成都糖酒会后中国酒业尤其是新酒饮的发展趋势。
酒业资深观察家、上朴战略咨询董事长、民酒网首席战略官李春霖分析了中国酒类消费的演变:过去几十年白酒的迅速增长,有赖于改革开放初期的政务商务大环境,白酒某种意义上成为了迅速拉近人的关系的社交介质,但我们整个国家的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年轻一代90后、00后消费者现在追求的是反内卷,是享受生活的“松弛感”,是保持相对独立的一种“疏离感”,而白酒很难完成这个任务。白酒的姿态就是摇滚、刚烈,有硬度,它如果降低身段,那就相当于施瓦辛格转性了。环境的变化,需要新的酒类消费品来拥抱这个潮流,新酒饮必然是最佳的选择。
新食品杂志出版人、糖酒快讯总裁秦柯认为,不论酒类市场的比重发生什么变化,但人类对酒精的喜爱是不会翻篇的,只是酒作为功利性商品的属性在降低,而情绪价值和自我表达的属性在增强。因此行业中人大可不必对传统白酒啤酒葡萄酒市场的下滑感到悲观,而是应该及时洞察消费者喜好的变化,通过创新去开拓新的市场。
泸州顺成和酒庄董事长郭南宾说,作为传统的优质白酒的生产基地,顺成和酒庄现在已经清晰的感受到了市场风向的变化,因此已经开始着手布局,将一些生产线转向新酒饮品牌,其中与越鸟公司联合打造的越鸟高地梅酒,年初刚刚上市,已经获得了渠道和消费者的认可,获得了中国酒业青酌奖。果酒市场尽管总体份额还不大,但创新品牌正在不断涌现,相比传统白酒市场,堪称欣欣向荣,已经成为行业的新的风向标。
思卓咨询创始人祝有华认为,今年的成都糖酒会有两个热点,一个是新酒饮,一个是即时零售。梅酒作为新酒饮的一个品类,而且是成长非常快的一个品类,也面临着成长的烦恼,必须要去认真的研究你的目标消费者的心里。传统企业比较容易自我感动,更喜欢表达自己的历史、产品优势、酿造工艺等,但现在的消费者更容易被简单直接的表达打动,被有共鸣的生活场景吸引。她建议新酒饮品牌,一定要意识到品牌力大于渠道力。
川酒流通协会咨询专委主任、成都智酿管理咨询董事长、郎酒股份战略研究室研究员李学认为,新酒饮品牌的市场拓展,一定不能走传统老路,营销上一定要注重私域建设,对目标用户进行精准画像,构建有忠诚度的品牌社群,从小众开始从垂类开始,先体验再推荐,然后再去做更大人群的扩散。
本次沙龙中唯一的新酒饮品牌“越鸟高地梅酒”创始人黄伟,3月28日刚刚领取了中国酒业最高奖项青酌奖。他介绍了越鸟团队经历了将近两年时间,对中国青梅产地进行了深入的“田野调查”,最终选择云南大理洱源海拔2400米的青梅作为原材料,志在“打造中国最好的梅酒”的愿景,在“高地梅酒”、“发酵梅酒“这两个细分品类赛道上形成独特竞争优势。据了解,“越鸟”得名源自于有“东方凤凰”之称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绿孔雀。
黄伟表示,越鸟高地梅酒不仅是一款酒,同时创始团队也怀有强烈的文化使命,将在绿孔雀保护、中国梅文化溯源等方面,持续推进多项公益计划。
越鸟的品牌创业故事引发了与会众人的共鸣。90后新媒体人、「名酒研究所」联合创始人马婷认为,创始人耗费一年多时间在云南高山上寻梅寻找绿孔雀的真实经历,以及和酒庄生产厂家一起死磕产品品质的匠人精神,能够与消费者之间产生共鸣,让产品实现IP人格化。
民酒网首席战略官李春霖则送给所有新酒饮的品牌创始人一句话:战略要从难到易,要做难而有价值的事业,要有长期主义;而战术上要从易到难,要从小切口开始,去打开新酒饮的大市场。

川酒智库专家聚论“新酒饮破局之道”
# 名酒要闻
@2025-03-30 21:34